楞严经讲解289:持戒跟布施二件事情可以让你不失人身,生生世世有菩提的因
凡有言谈皆无实义,用嘴巴或文字说法,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
说三摩中 二十五圣圆通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-20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g05278cqnho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慧律法师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视频讲座:
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20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今天来讲比喻一下,喔!那我知道了,知道师父在比喻什么,以后就把它拿出来用,哇!有一天就忽然大悟:啊!原来如此,我妈妈是个女人!开悟!你开悟了,知道你母亲是女人。原来如此!有一个开悟的人,突然:喔!这禅宗的公案里面说:哇!恍然大悟!人家说:你悟到什么?喔!原来我妈妈是女人!敲一下他的头,本来你妈妈就是女人。那个开悟的人意思就是:喔!原来如此,但是,又不晓得怎么表达,本来就是如此的意思,原来我妈妈是个女人,这个就是开悟的境界。
“识见杂三和”:“识见”就是眼识之见。“三和”,就是根、尘、识三和合。“诘本称非相”:“诘”就是究诘,推究。“本”,就是本体,就是识体。“非相”,非实有相。若推究起识之体,则实非有相。因为是根跟尘所产生的动念,叫做识心分别,这个空无自性。“自体先无定”:识体之现与不现,没有一定,因为要有根、尘相合的时候,才能于中生识,以识体系依他而有的。依他,依他起就是假借条件而起的叫做依他,这个依他就是缘起性。依他而有,不能恒现,所以是无定。“心闻洞十方”:“心闻”,就是指耳识,以识就是心,能闻之心所以称为心闻。这个是指普贤菩萨之耳识能闻之用能洞彻十方,无有阻障。“生于大因力”:“大因”,广大的修因,指普贤之法界行。此言普贤菩萨之耳闻之所以能洞闻十方,那是由于他修法界广大行之因,所生之力量,并非一般人的耳识能有此功能。
诸位!师父《楞严经》跟《楞伽经》,就是六十岁的大寿,就算一个段落,退,但是而不能休,就是说会休息一下子,再做人生的规划,看来要讲什么经典。那么六十岁来讲,现在讲一个,就以服务的角度来讲,嗯!服务佛门三十多年了,也有一个休歇的假期了,有一个summer vacation有一个假期。所以我再来重整、再待发,看看我应该再走什么路线;这个《华严经》,我们还是有因缘会讲的。那么《华严经》华严三圣,就是毗卢遮那佛、文殊师利菩萨、普贤菩萨。西方三圣就是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、还有大势至菩萨。那么,东方琉璃光世界药师佛、日光菩萨、月光菩萨。有一个人问我说:师父!有一个人说有娑婆三圣。我说:娑婆?不曾听过。
“鼻想本权机”:“鼻想”,是指于鼻端作观白之想,这是权巧、机宜之设。“住成心所住”:“住”,就是心不驰散。“所住”,所住之境。如果心缘鼻端白,作是观想而住;若此住心得以成就,则心便成为有所住(住于假想之鼻端白);然而真心实无所住,故有所住之心并非真心,而是妄心。“说法弄音文”:说法是播弄音声及文字的。“开悟先成者”:而说法者之开悟是先前即已经成就了。此说就同于富楼那所说的:“我旷劫来,辩才无碍,宣说苦空,深达实相”;如果他自先未开悟,其所说的怎么能够深达实相?故可证其开悟是先已获得,而非从说法而得。“名句非无漏”:“名句”,是指名身、句身、文身,属于不相应行法,是有漏法,因为四禅以上就离开语言,然而即使已经离开语言的四禅,仍属于有漏的色界。更何况四禅以下的语言境界,那更是有漏法,并非无漏。“持犯但束身”:“束”,就是约束,戒行之持犯,只是约束身识。意思就是心没办法了,意,意没办法了。所以持戒只能把你的身跟口稍微控制一下;可是意念纷飞控制不住了,所以还是要有禅的心。
“非身无所束”:然而若非属于身识,则戒律就约束不到。就像心,看起来很有威仪,口不造恶业,你怎么知道他的心在想什么?“神通本宿因”:“宿因”,就是宿世所修之因。与富楼那的辩才一样,目犍连的神通也是宿世所成的,非一世初修即得。“何关法分别”:所以他的神通跟意识对法的分别,没什么相关,也就是他的神通不是以意识分别法而证得。“念缘非离物”:“念缘”,就是念念攀缘。此言,意识乃是由念念攀缘法尘而有,非能离物(不能离开法尘)而有识生。简单讲:意识就是分别法尘,法尘空无自性,落下的影子嘛,识就是执着那个影子,记得!这个很重要的关键,什么叫做识?就是执着内心的影子像、影像,这个就是识。什么都是观念,什么都是对立,什么都是能所,什么都是假相,而不知道那个是空无自性的东西,这个就是识生。所以,大悟的人,没有能所;没有分别;没有是非,诸法寂静;没有人相、我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;没有宇宙;没有一切山河大地,统统空无自性,识心不生。
义贯:(一)眼“识”之“见”为“杂”根、尘、识“三和”合而生,然究“诘”其“本”体则“称非”实有之“相”,既然眼识之“自体先无定,云何”令初心者依此无定体之识为本修因而“获”得“圆通”?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舍利弗之眼识圆通。)
(二)普贤“心”识之“闻”(耳识)能“洞”彻“十方”无碍,此乃“生于”修习法界行之“大”威“因力”所成,不是一般人之耳识能有如是功能,“初心”之人“不能入”于此境界,是故“云何”欲教初心人依彼凡夫有限之耳识为本修因而“获”圣境之“圆通”?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普贤菩萨之耳识圆通。)
(三)“鼻”端作观白之“想本”为世尊“权”巧“机”宜之设,“只令”收“摄”其乱“心”而暂“住”而已,其“住”若“成”就,则“心”即有“所住”,然而真心是无住,“云何”欲初心人以此有住之心为本修因而“获圆通”?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孙陀罗难陀之鼻识圆通。)
(四)讲经“说法”系播“弄音”声以及语“文”,而其“开悟”(指富楼那的开悟)实“先”前即已“成”就“者”,并且说法所用的“名、句”、文(语言文字)乃是属于不相应行法,是有漏法,“非无漏”法,“云何”欲令初心人依此有漏之法为本修因而“获圆通”?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富楼那之舌根圆通。)
(五)戒律之“持犯但”约“束身”识,若“非身”识所属者,则“无所”约“束”,而身识“元非遍一切,云何”欲令初心人依此不遍之法为本修因而“获圆通”?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优波离之身识圆通。)
(六)目犍连的“神通本”是“宿”昔“因”力所成,“何关”意识对“法”尘之“分别”?而且意识为由念“念”攀“缘”法尘而有,“非”能“离物”而有识生,“云何”欲令初心人依攀缘之妄识为本修因而获“圆通”?诸位!看那个“攀缘”两个字,识心就是攀缘,攀缘就是妄,记得!能所不断。所以,修行人达到了关键,就知道诸法不可攀缘,自性本空。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目犍连之意识圆通。)
4、研判七大圆通。【“若以地性观,坚碍非通达,有为非圣性,云何获圆通?若以水性观,想念非真实,如如非觉观,云何获圆通?若以火性观,厌有非真离,非初心方便,云何获圆通?若以风性观,动寂非无对,对非无上觉,云何获圆通?若以空性观,昏钝先非觉,无觉异菩提,云何获圆通?若以识性观,观识非常住,存心乃虚妄,云何获圆通?诸行是无常,念性元生灭,因果念殊感,云何获圆通?”】
注释,“有为非圣性”:“有为”,是指持土平填道路,乃至铺路造桥等等,只是属于有为的善行,唯能感人天有漏果报,非同无漏的圣性之行,因此后来毗舍弗佛教他“当平心地”。有一次我到泰国去,到泰国去的时候,咦?也有泰文也有中文,有中文,一半一半,不错,这个有泰文还有中文,我就随手把它拿一本书,这中文看得懂。这讲的是一个感应,行善的人感应,它说有二个人,在世都认识,这个妇人很善良,她只有做一个动作,就是供僧,她早上起来,就是做好要供养僧宝的饭团,你看过的,南传这样一个钵很大,放东西的,放进去,一个人走过去了,一个,水果,水果……(师父做放的动作),他们都包一包一包的供养,走过去。她只有做这种工作,泰国也没有什么叫做求生极乐世界的,没有,没有。他们就是有这样的供养三宝,只有这样一点点的善行,其他没有积极的做什么善事。还有另外一个男人,很恶劣的,欺诈良民;结果二个人同时死亡,死亡。这个妇人后来没有死,这个妇人就自己一直往上一直往上……一直往上走……结果她看到她认识的这个男人,是往地狱一直掉一直掉……她很惊讶,可是她的善业它就一直浮现……一直往上……一直往上走;往上,那就是好事了。她就往上,很好,非常好!她身体非常的轻,她就一直往上飘……后来,就碰到一个类似天神跟她讲说:你现在的这个寿命还没有尽,你只是生病而已,没有什么,你回去好好的继续做善事,将来会有好的福报。她类似要断气喔,灵魂就一直往上飘……我看到那一段,我就把它看完,哇!平常欺压人民的那个就往下掉,她是往上飘,结果她碰到天神,叫她回来,他叫她回来。回来以后她是清醒的,她说:我这个是梦呢,可是就这么真实!很简单,我去求证一下那个男的有没有死?因为同时看到。她去问,问那个男的,她认识的男的,那个男的死了,断气了!那就证明她看到的是实境。只是平常供僧的功德而已,她还没有说:今天我要发愿来求生极乐世界,还认真的来念佛,没有的!就做一些善事而已;做一些善事就是供养,供养僧这样子而已。
由这个很简单的例子,这个行善,你就知道它有多重要。在座诸位!如果你没有把握往生极乐世界,你要做二件事情,二件事情可以让你不失人身,生生世世有菩提的因:一、要持戒,二、要布施,持戒跟布施是福德的根本。一个人不持戒,没有福;一个人不布施,也没有福。如果你想:我这一辈子修行也没办法证果;或者是往生极乐世界也没什么把握,那你一定要做二件事情,这样才不会失人身啊,才不会失去人身啊;你不布施跟持戒,那你下辈子你麻烦大了!持戒跟布施,以养自己的福德。或说:我修行不够,我实在没有把握去极乐世界了生死,你这二件事情一定要做好,这样才保得住你的……下辈子,才保得住你的人身,才继续修行。再来,简单嘛,持戒,身口意不要乱犯,有多少能力就布施多少金钱;不一定是金钱,时间、空间,像我们讲堂的义工,这个就是布施,讲堂的这些义工不用钱,他就是布施他的时间、布施他的体力,就是布施!所以,在道业未成要先修福,修福二个关键:就是持戒还有布施。
“云何获圆通”:云何欲令初心人以此而获得圆通?因为不但初心人不能以平填道路之行而获得圆通,连持地菩萨自己,虽无量劫修平地之行,也无法以此而获得圆通,最后还是要回到“平心地”之正行,方能达成其求菩提的目的。然而也可作此观察:持地菩萨乃是大菩萨,其平填道路之行,以及最后回到“平心地”之行,皆是示现,为欲默示众生:平填道路等有为之善行,不管你多么的精勤,作多么久,乃至无量劫勤苦劳作,仍属于有为,非关圣性。所以,诸位!修行一定要通达圆觉自性,才能转凡成圣。因此,若欲证圣道、圆通,还是要修治心地。也就是:圆通在于心地,不在于外地。“若以水性观,想念非真实”:“想念”,就是观想。因为水观是由观想法而成的,所以所现的水并非真实。“如如非觉观”:“觉观”,就是分别,在此乃是指观想法而言。此言,如如之理须以如如之智方得契入,不是分别觉观所能达到的。
所以,在座诸位!观想并不能成佛,记得师父这一句话,牢牢的记住!叫你观想是叫你摄,把心摄在一个点。那么最重视观想的,当然就是密宗了,但是密宗还是要有空慧的思想、大圆觉的自性,才有办法成就无上的佛道,还是一样的,单单靠观想是不能成佛的,本尊是本尊,我们是我;纵然是说观想我是阿弥陀佛,你还不是阿弥陀佛啊!所以,很多人教导说:你要观想佛自他不二。这观想,那个是要如如智契如如理,你没有如如智,只是观想而已,等一下起来,你又跟人家吵架了。所以这个不是真正的佛法。
“厌有非真离”:“厌”,就是厌离淫欲。“非真离”,非真正的离欲。乌刍瑟摩之火观,是以厌离淫欲而有(而成的),所以其离欲非是真实的离欲,因为欲本来就空,没有东西可以离。因为若仍有忻厌,则仍未离:“忻欲”与“厌欲”乃是对于欲爱的两种极端的反应,“忻”固依于欲,“厌”还是依于欲,所以皆是依他起,未能究竟;若究竟者,则是于欲不忻、不厌,不取不舍,是真于欲达到究竟无着。“若以风性观,动寂非无对”:“动寂”,就是动静。“对”,就是对待。以风大有动、静二相,所以是有对待的,不是绝待之物。“对非无上觉”:既有对待,即非无上觉。“若以空性观,昏钝先非觉”:因为空本来是晦昧所成,虚空本来就是晦昧所成。所以其性本来就是昏冥顽钝的,所以用虚空的因来修行,不是灵明觉知之用。“观识非常住”:“观”,就是能观之心。“识”,就是所观之识大。不但诸识无常;连能观此诸识之心也不是常住。“存心乃虚妄”:若存心欲观之,乃是属于虚妄。能观之心与所观之识,皆是虚妄。“念性元生灭”:这是指大势至菩萨之念佛法门,因为大势至菩萨说:“净念想继”;既言相继,就是有生灭:以有生灭方能有“相继”之相,若不生不灭,即无相继之相。所以一切“念”之性原属生灭性。“因果今殊感”:“殊”,就是别,不同。“感”,就是感应。本来念佛是为了求不生灭的圆通,但今以生灭的念佛为因,所求得的果即非不生灭的圆通。因为没开悟,还是没办法。而只是往生净土的感应。“今”,就是今生现证。
所以,记得!用本性修行,上去极乐世界就是上品上生,证得一切法无生,用清净自性念佛,上去就是上品上生。所以为什么师父一再强调:你要用本性念佛呢?因为这样子你才知道,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,无生莫作无生解,生莫作生解,生即是无生,无生即是生,若悟无生,莫作无生解。
义贯:(一)“若以地”大之“性观”之,则地性乃是“坚”硬隔“碍、非”可“通达”之物,而且持土平填道路尚属于“有为”之行、“非”无漏“圣性”之行,其后遇平心地之教,方归圣性;“云何”欲令初心之人依此有为之法为本修因而“获圆通”?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持地菩萨之地大圆通。)(二)“若以水”大之“性观”之,此由水“想”之“念”而成之水并“非真实,如如”不动之理,须以如如不动之智方得契入,并“非”分别“觉观”所能相应者,“云何”欲令初心人以此觉观之心为本修因而“获圆通”?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月光童子之水大圆通法门。)(三)“若以火”大之“性观”之,依于“厌”离淫欲而“有”之行,“非真离”欲,须到身心俱断,断性亦无,无能无所,方是真离。故此法门“非初心”人修行之“方便,云何”可以依此为本修因而“获圆通”?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乌刍瑟摩之火大圆通法门。)
(四)“若以风”大之“性观”之,风大有“动”有“寂、非无对”待,动对寂讲的,寂是对动讲的,所以,这个非无对待,动跟寂是对待的。既有“对”待,就“非无上觉;”无上觉是绝对,没有对待。“云何”欲令初心之人,依此对待生灭之法为本修因而“获圆通”?所以,对待不断就是生灭之法,能所不断就是生灭之法。因此好好的彻底洗涤我们这一颗识心分别,让他了解,识,识体本空,用清净自性,日子也很好过了,不会处处放不下。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琉璃光法王子之风大圆通法门。)(五)“若以空”大之“性观”之,空乃以“昏”冥顽“钝”晦昧所成,其自体最“先”即“非”灵明“觉”知之用;若“无”明“觉”即“异”于“菩提”觉道,“云何”欲令初心人以昏钝顽空为本修因而“获圆通”?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虚空藏菩萨之空大圆通法门。)
(六)“若以识”大之“性观”之,能“观”诸“识”之心本“非常住”,乃是念念生灭不停,而且若“存心”以观察诸识之相,则能观与所观“乃”是俱“虚妄,云何”欲令初心之人以虚妄生灭之识,——诸位!这几个字重点:虚妄生灭之识,识就是生灭,每天的想像、种种的记忆、执着,没有任何的意义,因为那个就是虚妄,所以,虚妄生灭之识。但是,识体本空就是本性,不离当处,要记得!——为本修因而获得“圆通”?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弥勒菩萨之识大圆通法门。)(七)“诸行”本“是无常”,心“念”之“性”亦“元”属“生灭”,若以生灭之念为修“因”,而求不生灭之“果,今”则成“殊”异之“感”应,以此求往生即易,求圆通即难;“云何”欲令初心人依此生灭之念为本修因而“获圆通”?(以上为文殊菩萨评大势至菩萨之根大圆通法门。)
第二节 独选耳根圆通。1.此世界之因缘。【“我今白世尊,佛出娑婆界,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。欲取三摩提,实以闻中入,离苦得解脱,良哉观世音,于恒沙劫中,入微尘佛国,得大自在力,无畏施众生。妙音观世音,梵音海潮音,救世悉安宁,出世获常住。”】
注释:“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”:“此方”,是指娑婆世界。“真教体”,就是如来真实正教之体。也就是,在此世界中,如来之教法,都在听闻之性,都是以耳闻为主要传达的工具。至于他方世界则不一定,譬如香积世界以饭香而传法,整天吃饭,香否?香。整天一直继续吃,这样还没开悟,还没开悟,再吃!整天就是吃饭,那个世界就是以嗅觉、舌根为主要的修行;我们娑婆世界是耳根。所以大家今天为什么这么多人来听这个《楞严经》?为什么?娑婆世界耳根圆通。如果说我办了一个请吃饭,来试看看有没有开悟,请吃饭,煮了香喷喷的饭,来看看有没有开悟,那么可能就不太有兴趣了,吃到最后,二个字:好吃!有开悟否?没有!所以这个世界,娑婆世界跟其他的世界是不一样,其他世界,香积世界以饭香而传法的。有世界是以光明而作佛事的,统统不讲话的,用放光的,统统不讲话。或者是以目注于佛,而作佛事,等等不一。
“欲取三摩提”:这是指首楞严大定。“实以闻中入”:实在是从闻性当中入于三摩地为最佳。“妙音观世音”:“妙音”就是以说法无滞、出生一切妙法,所以称为“妙”。“梵音”,“梵”就是清净。说法无着,究竟清净,能除三毒垢染,所以称为“梵”。“海潮音”:海潮音就是不失时,我们看的涨潮、退潮……有一定的,半月,月亮,怎么样?越接近的时候就涨潮,远离的时候就退潮,那有一定的。还有地球的角度,旋转的角度,涨潮、退潮……不失时。“海潮音”:说法度生,不失其时,有如海潮之不失时。“出世获常住”:“出世”,就是即得解脱。“常住”就是无上大涅槃,不生不灭,故是究竟常住。
义贯:“我今”重“白世尊:佛出”此“娑婆”世“界”,在“此方”世界之“真”实“教体,清净”本然唯“在”听“音”之“闻”性。领悟了圣教虽双托于音与闻,但若“欲取”首楞严“三摩提,实以”单依“闻”性“中”契“入”为最上。“离”分段、变易二种生死之“苦”而“得解脱”,离系自在,“良哉观世音,于恒”河“沙”数“劫”长时“中,入”于“微尘”数“佛国”世界处处现身,“得”三十二应“大自在”无作妙“力”,以十四种“无畏施”予“众生”。能以无上微“妙”法“音”广说诸法之“观世音”,以无着、清净之“梵音”度脱三毒,其说法也不失时,犹如大“海潮”汐之“音,救”度“世”间众生破其悭贪,“悉”令离患得患失而得“安宁”。患得患失,诸位!修学佛道就是要把得失心放下来,患得患失不是修行人,心不会安宁。且令即得“出世”解脱“获”无上大涅槃果、不生不灭“常住”快乐。
2.耳根的优点:具圆、又通、又常,三种真实。【“我今启如来,如观音所说,譬如人静居,十方俱击鼓,十处一时闻,此则圆真实。目非观障外,口鼻亦复然,身以合方知,心念纷无绪。隔垣听音响,遐迩俱可闻,五根所不齐,是则通真实。”】
注释:“譬如人静居”:“静居”,就是居于静处;“十方俱击鼓,十处一时闻”:这个就是耳根的厉害了。“一时”,同时。若十方之处同时击鼓,便可以同时听到从十处传来的鼓音、鼓声,不只是听到当处的鼓声。“此则圆真实”:这是指闻性。就是闻性本来就圆满、真实不虚。“目非观障外”:“非”就是不能,眼不能看见遮障之外的东西。“口鼻亦复然,身以合方知”:交光法师的《楞严正脉》以及长水子璇;这个字念璇xuán ,“璇”就是美玉的意思,我们叫的人名:美玉!就是那个美玉,有一个通俗的名字叫美玉,就是那个美玉,美玉叫做璇。长水子璇《楞严经注》等,皆说这两句经文倒置,应对调才对。依上下文而言,确实是如此、如是,故于《义贯》中即依如是建议,文义方通顺。次言:身根须于触尘相合方能有知,而口、鼻二根于味尘、香尘也是一样,必须根尘接触和合方能有知。“口”,就是舌根。“心念纷无绪”:“心”,就是指意根,意根之想念,纷乱没有头绪。“五根所不齐”:“齐”,等。是指根的闻性之功能,是其他五根所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。
义贯:“我今启”禀“如来”,正“如观音所说:譬如”有“人”于寂“静”之处“居”住,非处于愦闹之所,如果“十方”同时“俱击鼓”,则“十处”之鼓声能“一时”俱“闻”,所以知道鼓声本无先后之别,以耳根之闻性人人本来圆具,“此则”为闻性本来“圆”满“真实”不虚之性质。相对的,“目”则“非”能“观”见遮“障”以“外”之物。而“身”根则“以合”于触尘“方”能有所“知”,尘远则无觉;“口”跟“鼻”二根于味香二尘“亦复然”,根尘相离则不觉,但耳于声则不然。至于“心”(意根)之想“念”则“纷”乱“无”头“绪”,而耳根却虽“隔”着墙“垣”仍可“听”到“音响”,非如眼根隔则不见;而且“遐迩”(远近)“俱可闻”,不像鼻、舌、身三根离尘则无觉,因此耳根之功能系其他“五根所不”能与之等量“齐”观的,“是则”为耳根闻性本来“通”达、“真实”无妄之性质。
【“音声性动静,闻中为有无,无声号无闻,非实闻无性。声无既无灭,声有亦非生,生灭二圆离,是则常真实,纵令在梦想,不为不思无,觉观出思惟,身心不能及。”】
注释:“音声性动静”:音声之性是动、静二相。音声为总相,动跟静是别相。“闻中为有无”:“闻中”,就是闻性之体中。此言,闻性湛然之体中,现出声之有与无,互相代谢之相。那么代谢之相,只是显现在闻性当中的生灭,所以这个是不可得的,闻性并没有增减。“无声号无闻”:然而世间人颠倒,却把没有声音当作是没有闻性,其实是“没有声音”,并不是“没有闻性”,因此声音有来去,有隐现(消失与出现),而闻性却是永远的在那里,故不可能“没有闻”。“非实闻无性”:并非真的闻性变成了没有体性,没有体性就是消失之义。“声无既无灭”:“既”,就是却。纵使有相之声音消失,此闻性却没有跟着消灭。“声有亦非生”:而声音出现的时候,闻性也并非跟着它而出生。闻性并不随着尘生灭,本来就是常住。“生灭二圆离”:闻性之体,对于声尘之生灭二相,都能圆满的远离,不为其所拘囿。“纵令在梦想,不为不思无”:纵使人在睡梦当中,也不会因为由于此时五根不缘、不思外境,而令闻性变得无作用;也就是,即使在梦中,对外界的声音,还是听得到。“觉观出思惟,身心不能及”:“出”,就是超出。“身心”,是指除了耳根以外的其他五根、六识等等。此言,耳根闻性之体用、觉观,乃超出了思惟的范围(不假思惟),且为身心之其他根识所不能及。因为鼻、眼、舌、身、意五根,皆不能与梦外之境相接,唯有耳根能够。
义贯:“音声”之“性”为“动、静”二相,在“闻”性之湛然体“中”现“为有、无”代谢之相,然而世人颠倒,将“无声号”为“无闻”性,而“非实闻”性变成“无”体“性”,即使“声无”之时,闻性“即无”随声“灭”去,而当“声”现“有”的时候,闻性“亦非”跟着“生”起。意思就是:闻性并没有生灭。闻性湛然之体,对于声尘之“生灭二”相俱能“圆离,”圆满的远离。“是则”为闻性湛然“常”住“真实”之性。记得!修学佛道,守心第一,守住真实常住的圆觉之性,这是第一,就是保持如如不动的意思,保持如如不动,这个就是真的修行人。所以,闻性常住真实之性,“纵令”人“在梦想”当中,这个闻性也“不”因“为不思”惟而“无”作用。耳根闻性之体用“觉观”,实超“出思惟”之范畴,为“身心”其他五根所“不能及”。(闻性无有隔障,于远近、前后、左右、上下等十方各个方位皆能闻,乃至于睡梦中都能闻知梦外之声。)所以要用闻性修行。
3.病在循声。【“今此娑婆国,声论得宣明。众生迷本闻,循声故流转,阿难从强记,不免落邪思,岂非随所沦,旋流获无妄?”】注释:“声论得宣明”:“声”,就是音声,代表名、句、文。“论”,就是经论义理。“宣明”,就是宣畅明了。用我们今天的名词叫做佛学讲座,讲经说法。“众生迷本闻”:迷于本有之闻性。“循声故流转”:“循”,就是顺、依。只依循所闻之声,依文解义、增益戏论,所以自取流转。所以说:循声故流转,你只要记住,一切好听的话,心如如不动;一切最难听的话都被你碰到了,被人家骂得狗血淋头,那恭喜你了,因为最难听的也不过如此了。所以碰到最好听的,如如不动;碰到最难听的,也是如如不动,你就千万不要跟着流转,循声故流转嘛!那我们现在的人没办法,讲二句好话,身体飘飘然;讲二句坏话,这个人一辈子老死不相见,不来了!不受重视。所以这个就夹带了我执来学佛,夹带了我执来学佛。
“阿难从强记,不免落邪思”:“强记”,就是记忆力很强之义。“落邪思”,就是指失去了正念。意思就是说:阿难虽然多闻强记,记了很多;学佛又不是靠记忆力的。能记诵佛所说的十二部经,但是没有实修。然而但以多闻,只限于闻思之境界,而修慧之道力(就是三摩地);诸位!任何的成功者,他的心都是定的,修学佛道,定就是桥梁,通往佛道的桥梁就是心要定,不受任何的境界干扰;被境界所转,被财色名食睡所转,就没有三摩地了;被六根、六尘所产生的识心分别所转,就没有三摩地了。所以,学佛不要跟着外境转、不要跟着识心分别转,那么没事,三摩地就现前。所以修慧之道力(即三摩地)未尽心修学,阿难记忆力很强,可是不能了生死。所以境界现前的时候,仍不免失去了正念,而为外道之邪思所驾驭。
所以,在座诸位!你要把一切境界当作是考试,很大的困难来了,哇!这个就是很大的考试,考得过吗?譬如说你的儿子、你的女儿;因为现在我们大家,你的左右二边,二个加起来都一定超过一百的,你看你的左边跟右边,前后加起来,二个就一百岁了……有的一百多岁,有的一百出头,二个加起来都一百多岁了,有的加起来不是一百岁,是一百多很多岁了。你看看我们二个,一百四十几岁;我看看你们二个,一百二十几岁,都超过一百岁了,不然你前后左右观察看看,看是不是超过一百岁了?二个加起来都是超过一百岁了!这表示说我们不再年轻了。在座诸位!你想要在佛门里面受到一些受用吗?记得!心保持如如不动,女儿有女儿的福报,放下;儿子有儿子的福报,放下。因为在座诸位除了法师出家以外,居士这么多,都是为人的父母,你就放下,尽力去教化。有福报的人得到好的子女,没有福报的人,就得到恶劣的子女。但是,如果你能够反过来,从此了解说:你看,我从小把他养大,养到这样子,还背叛了父母亲,对我大呼小叫的!你就想:他没拿刀杀我就算很不错了!
“岂非随所沦”:这岂不是表明了:若循声而缘外之声教,而不逆流返闻自性,便会随着所闻之声尘而沉沦。“旋流获无妄”:若旋闻而逆流,必可获得无妄真实之性;反之,顺流而出,即取得虚妄之外尘。
义贯:“今此娑婆国”中,乃是依诸音“声”所成之名句文所立之经“论”义理而“得”以“宣”畅开“明”众生之心性。所以讲经说法是很重要的。 狂慧的“众生迷”于“本”有之“闻”性,但依“循”所闻之外“声”教,徒增益戏论,“故”自取“流转”,而不知须从声返闻。“阿难”虽“从”多闻“强记”十二部经,然但循声教而求闻思慧,因而尚“不免落”于外道“邪思”之设计,失去正念,为其所转,溺于淫舍,这“岂非”表明若循声外流,必“随所”闻之声而沈“沦”流转;而若“旋”闻逆“流”,即可“获”得“无妄”之真实性?
4.一根返源,六根解脱。【“阿难汝谛听:我承佛威力,宣说金刚王,如幻不思议,佛母真三昧。汝闻微尘佛,一切秘密门,欲漏不先除,蓄闻成过误。将闻持佛佛,何不自闻闻?”】
注释:“宣说金刚王、如幻不思议、佛母真三昧”:“金刚王、如幻不思议、佛母”都是形容此三昧,这个三昧就是首楞严大定,也就是观音所证得的。“金刚”,得此三昧则坚固不动、不可破坏,而能破坏一切,称为金刚。“王”,是一切金刚中之最尊胜者,所以称为金刚王。“如幻”,此三昧依真如心而显现,如幻而有,如幻而空。“不思议”,此三昧超过一切言语、思境界,所以非思议可及。“佛母”,以此三昧出生一切诸佛,一切菩萨成佛,皆从此中出,所以称为佛母。“真三昧”,这个三昧真实不虚,能显大用,所以称为真。“欲漏不先除,蓄闻成过误”:“漏”就是烦恼。“蓄闻”,就是蓄积多闻。此谓,如果不先除去欲界的烦恼,而只务求积集多闻,反而为多闻所误。记得!闻,闻法要能用,注意!记住师父这一句话。闻法,为什么要听经闻法?要能用,就是当你碰到境界、烦恼来的时候,能用得出来,这样你坐在底下听经闻法才有意义,这样才有意义啊!要不然你烦恼来了,也一样烦恼,师父教的统统忘记了,用不出来,那么就白费了!所以,闻法是为了什么?为了要能用,能够大用现前,用般若智慧用,闻法功能在这个地方;要不能用,你白白的坐在那边几个钟头。“将闻持佛佛”:“将”就是用,“闻”就是闻性。“佛佛”,佛所说的佛法。只用自己的闻性去受持佛所说的佛法。“何不自闻闻”:“闻闻”,反闻本闻之性。
义贯:“阿难汝”今“谛听:我”今乃“承佛”之“威”神“力”,而“宣说”一切佛所证之“金刚王、如幻不思议、佛母”契入“真”如之“三昧。汝”虽曾已“闻微尘”数“佛”所说的“一切秘密”法“门”,然而“欲”界之有“漏”种习若“不先除”却,只务“蓄”积多“闻”反“成过误”。与其“将”自己的“闻”性去受“持”诸“佛”所说之“佛”法,“何不自”反“闻”本有之“闻”性?
【“闻非自然生,因声有名字,旋闻与声脱,能脱欲谁名?一根既返源,六根成解脱。见闻如幻翳,三界若空华,闻复翳根除,尘销觉圆净。净极光通达,寂照含虚空。却来观世间,犹如梦中事,摩登伽在梦,谁能留汝形?”】
注释:“闻非自然生,因声有名字”:“闻”,妄闻之根。“名字”,是假名。妄闻之根并非自然而生,乃是因为所闻的声黏起湛然之精明。这个“黏”就是死执不放,看到音声,以为音声是空有自性,其实是空无自性。所以,众生是处处都黏住,黏住了本性,产生了识心。所以乃是因所闻之声黏起湛然之精明,而有假名,称为闻根。 “旋闻与声脱”:旋转能闻的闻性,与所闻的声脱离,这个叫做“入流亡所”。不修行的人是奔尘,奔向妄尘;而修行人反过来:入流亡所。“能脱欲谁名”:“能脱”,能脱之后。“谁”,就是何。能闻之根既脱所闻之尘之后,还要把那一个叫做能闻之根?也就是,能闻既脱于所闻,也就是能所都是销亡,连其假名亦复不存在,不须要再用。“闻复翳根除”:“闻”就是闻根。“复”,就是旋妄复真。“翳根除”就是如幻翳之根,其病已除。“尘销觉圆净”:“尘”就是器界,“销”就是销亡。“觉”就是本觉,“圆净”就是圆满清净。
“净极光通达”:“净极”,清净至极。“光”就是心光。“寂照含虚空”:“寂照”就是寂而常照。“含”就是含裹。“却来观世间”:就是当他开悟了以后,回过头来看这个世间,其实跟梦没有什么两样,开悟以后就是如梦初醒了。“却来观世间”:“却来”,就是回头来。指悟了之后,回头来返观尘世间。“犹如梦中事”:唯自心现故,一切犹如梦中所现,心外不可得。“摩登伽在梦”:连差点令你破戒体的摩登伽,也是在你梦中所现之人。一切就是梦了,缘起法一切都是梦。“谁能留汝形”:“留”,就是留难。“形”,就是身体。他们既是在你梦中所现,则怎么能够留难你于梦外的形体?简单讲:万法如梦,怎么可能会伤到你的真如本性?
义贯:妄“闻”之根“非自然”而“生”,怎么生呢?乃是“因”为所闻之“声”尘黏住湛然之体而“有”假“名字”。诸位!注意那个“黏住”,那个“黏”字,我们动到执着就是被黏住。人的一生,从小到大,没有一个不被黏住,财色名食睡被黏住;色声香味触法被黏住;人性世故被黏住;为了金钱被黏住;为了名利被黏住;没有一法他不黏住。简单讲:众生就是处处着,处处执、处处分别、处处被黏,而且黏得死死的,像强力胶一样,你怎么教化他,依然故我;你怎么教化他,都没有什么改变。所以一个人如果自己不改变自己,彻底的釜底抽薪的改变自己的心态,妄识彻底的改变,就是释迦牟尼佛现前也没辙!所以,修学佛道在你的心中。
如果能够“旋”转能“闻”之性令“与”所闻之“声”尘“脱”离(入流亡所),“能”闻之根既“脱”所闻之尘(所入既寂),复“欲”以“谁名”为能闻之根呢?能所都脱离了,能闻的根,还有所闻的尘统统寂入,所入既寂,没有能所了。“一”闻“根既返”本“源”,“六根”皆“成解脱”。因为同一个本性。“见、闻”、尝、嗅、觉、知等六用犹“如幻”妄之“翳”病,“三界”依正有“若”翳眼所见之“空华;闻”根今已旋妄“复”真、“翳根”之病既已“除”却,“尘”界应念而“销”,本“觉”之体“圆”满清“净”显现;寂灭现前,清“净”至“极”、心“光通达,寂”而常“照”,“含”裹“虚空”;全体起用之后,“却来”回“观世间”,一切“犹如梦中”所见之“事”。其实现在你可以感受到,生生灭灭,灭灭生生,我们现在其实都在作梦。唯自心现,心外不可得,所以,一切都不离心法。即使“摩登伽”也“在”你“梦”中所现之人;既是梦中之人,“谁”又“能留”难“汝”梦外之“形”体呢?答案就是:既然万法都如幻,那么怎么可能伤害到……你体悟到这一点,那么怎么可能伤害到你的真如本体?
【“如世巧幻师,幻作诸男女,虽见诸根动,要以一机抽,息机归寂然,诸幻成无性。六根亦如是,元依一精明,分成六和合,一处成休复,六用皆不成,尘垢应念销,成圆明净妙。”】
注释:“如世巧幻师”:“世”就是世间。“幻师”就是魔术师。比喻真如能随缘幻化。“幻作诸男女”:“诸男女”就是比喻六根。眼耳鼻舌身意的意思。“虽见诸根动”:“诸根动”,就是六根各自分别动作,喻六根之用它有差殊。“要以一机抽”:“机”就是机括,也就是弹簧等机械控制装置或者是机关。“抽”:就是抽动。喻一精明之体随缘异用。你六根虽然不一样,有种种的差殊;可是你找到一精明,就找到了,找对了,就找到了。“息机归寂然”:若把机括停止,则这些幻男女之六根便都归于寂止了。比喻一精还原,六根就解脱。“元依一精明”:“一精明”是指阿陀那微细识。“分成六合和”:“六和合”就是六和合之用,也就是六根。此根是指胜义根,不是扶尘根。“一处成休复”:“休”,就是休止外流。“复”,就是回复其本性。
义贯:犹“如世”间工“巧”之“幻师”,能“幻作诸男女”之相,“虽见”这些幻男幻女之“诸根”能各自分别“动”作,但还是“要以一机”括去“抽”动它们,若“息”此“机”括,则这些幻男幻女的六根便皆“归”于“寂然”,而其所依之“诸幻”化功能也完全“成”为“无性”。众生之“六根亦如是”,犹如那些幻男幻女,“元”来是“依”于“一精明”体,阿陀那微细识,而“分成六”种“和合”性之根,若于此六根中任何“一处”,依返照法门而“成休”止外流,旋“复”其本性,则“六”根分隔之“用皆不成”,复归于一精明,六“尘垢”染之器界“应念”皆“销”泯,山河大地当下化成无上知觉。不是山河大地化成无上知觉,是山河大地的相,统统是由我们的正等正觉展现、影现出来的,所以跟正觉是平等的,是这个意思。所以法性空,觉性……在有情来讲叫做佛性;在无情来讲叫做法性,法性空,佛性也是空,既是空,就是平等不二。所以在众生来讲,我们成佛了,简单讲:佛性、法性本来就是平等不二性。所以我们成佛了,山河大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,因为都不离心,是这个意思。如果山河大地以应念化成无上正等正觉,石头可不可以成佛?那你还修什么?那每一块石头都是佛了。是说石头的法性本来就空,站在这个角度跟佛性是平等,是这样解释的;法是不能乱解释的。一切依正复“成圆明净妙”之如来藏性。
第三节结劝修证。【“余尘尚诸学,明极即如来。大众及阿难,旋汝倒闻机,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,圆通实如是。此是微尘佛,一路涅槃门:过去诸如来,斯门已成就;现在诸菩萨,今各入圆明;未来修学人,当依如是法,我亦从中证,非惟观世音。”】
注释:“余尘尚诸学”:“余”就是有余。“尘”,就是尘沙无明,也就是微细垢。微细垢是什么意思?微细垢就是习气,最难除的叫做习气。就像那个榴莲,这个榴莲,你看,你吃了以后虽然刷了牙,还是有一点榴莲味,就是那一种味道,不好的。就像你那个厨房,譬如说你开餐厅,在餐厅这个厨房,有的人清很很干净;可是,有的生意太好没时间,哇!你看,在这个角落里面含藏纳垢,虽然再怎么清,那个地板还是怎么清都是清不干净,叫做微细垢。人的内在里面也是一样的,无始劫来,那种微细的习气实在是太难除了。“尚”,仍然。“诸学”,就是指菩萨之有学地。如果无明尚未断尽,仍有余微细之尘沙无明,那么则还是在菩萨的有学地之中,尚未达于无学。“明极即如来”:这个容易明了。“明”,就是本明。“极”,就是究竟、终极、极至。达于本明之究竟,那么当然就是佛了。简单讲:佛陀就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人,也是全世界最慈悲的人,慈悲的圣人。“旋汝倒闻机”:“旋”就是旋转。“倒”就是颠倒,“闻”就是能闻。“机”就是用。此言,旋转你颠倒的能闻之用,也就是,不要再去循声外流,多闻强记,而把它转过来!以此闻性往内返照。
“反闻闻自性”:往内返闻,以闻自己的本性(能闻之性)。“性成无上道”:“性”,就是湛然之不生灭性。如果以返闻、逆流而达此湛然不生灭性,则可成无上道。“圆通实如是”:圆通法门虽多,但最究竟、最圆满、最方便、最普遍、最易行、最易成的,就是如是反闻自性法门。转身就到,不要往外,转身就到。就像我这个地方,用比喻的,我这个地方比喻就很清楚了,我要去找佛,找找找……这样转身就到,佛就在我背后(师父手指身后佛像),转身就到了。你只要不攀缘外尘,一转身就到了,佛性就现前了。用我这样来比喻就最清楚了。所以,你不要往外一直找佛,佛像在后面,转身就到了,逆流的意思,逆流的意思。
“此是微尘佛,一路涅槃门”:“一路”,就是一直道,一大道,三乘共依此道,所以称为一路。不是花田一路,字刚好相同,一模一样,“一路啊!”然后把狗取名为二路,那个实在很好笑、很搞笑,卡通影片。文殊此言即呼应前面佛所说的:“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,具足万行,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。”“我亦从中证”:“我”,就是文殊师利菩萨自己。文殊菩萨也是修此法门者。因为如果自己不修,光劝别人修,别人也许不听;自己以身作则,率先而修,大家才更易乐于听从。这一点,于末法时期的弘教法师,特别有参考、效法的价值:欲教人修行,自己先以身作则先修,切不可光劝人修,而自身不修,众即不悦服。大菩萨如文殊者都如此,何况我辈,于修行方面更应为大众先,为大众之“轨范”。
义贯:有残“余”的微细“尘”沙无明垢“尚”未尽者,则仍为在“诸”有“学”地之菩萨(未达无学),达于本“明”之究“极,即”是究竟之“如来”地。“大众及阿难”,若“旋”转“汝”颠“倒”施作的能“闻”之“机”能,“反闻”以“闻自”己之闻“性”,而达圆湛之不生灭“性”,即可“成无上”菩提“道”究竟之果。“圆通”法门虽多,然便于初心行人修学者,“实”唯“如是”返闻自性法门。“此”法门也“是”如“微尘”数之无量“佛”所修之“一”条妙修行之大“路”,通达于“涅槃”之“门”;“过去”无量“诸如来斯”返闻自性法“门已成就”:都已经开悟见性。“现在诸菩萨今”亦皆以此法而“各入圆”通妙“明”,当证无上菩提;“未来”欲“修学”无上道之“人”,也必“当依如是法”门而证圆通、涅槃;而“我”(文殊师利)在因位时“亦”是“从”此法门“中”而“证”无上圆通,“非惟观世音”菩萨一人依此法门而已。(故知此法门为现在、过去、未来一切诸佛、菩萨修证无上道所共依之究竟圆满法门。)(未完)
楞严经讲解270: 能够让我们悟入不生灭的体性的,清净在音闻--用耳根的闻性来修行
楞严经讲解271:法爱是佛门的毒瘤,站在这种法爱的角度就没有宽恕心、没有包容心
楞严经讲解272:下辈子你想要感得一个漂亮的身体和面貌,记得要离欲
楞严经讲解274:在人间很会唱歌不学佛的,将来就会变这个紧那罗去唱歌给玉帝听
楞严经讲解275:福德不够相貌就不够庄严,德行不够内心就不够柔顺
楞严经讲解276:如果你觉得业障很重,每天早上放一杯水念21遍大悲咒自己喝
楞严经讲解277:一门深入是指耳根门,以后千万不要叫人专念一句佛号做一门深入
楞严经讲解278:虽知如如不动、不取于相就是佛,但这颗心没受过训练就是看不破放不下
楞严经讲解280:存有多少钱是假相;钱要从你手中花出去才是你的
楞严经讲解281:种种相,因业力的不同所感召的色身不一样,其实是同一个本体
楞严经讲解282:世间人追求的东西愈多愈好,修行人刚好相反是愈少愈好
楞严经讲解283:一切法都要定,没有定就不是佛法;一切修行者皆不能离于禅定
楞严经讲解284: 若起味定,便于禅定境界无法再往上提升,此是钝根人修行的通病
楞严经讲解285:要断十二因缘,男人从淫欲看淡;女人从名牌看淡泊
楞严经讲解286:你念一万声的阿弥陀佛,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五千声
楞严经讲解287:英雄难过美人关,而在修行人是「道人难过神通关」
楞严经讲解288:你游山玩水玩来玩去都在玩你那一颗心、玩那个法尘